top of page

來倡議

時局造鬥士,為了孩子上街頭

1980年代,政府對於智能障礙者的權利、保障匱乏,家裡有了障礙孩子,只能自家煩惱、自家愁。正值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擬定、殘障福利法修正之時,障礙孩子的一群家長們集結,將心聲投遞在教育部、立法院等部會之間,日夜穿梭,1987年心路基金會成立。

家長的吶喊 撞開閉鎖的校門

宗景宜6歲的女兒手很小,她緊緊牽牢;她們在國小的校門前站立,校門很大,大到她們找不到一扇能進入的門。 學校的新學期開始了,但學校裡沒有特教班,宗景宜重度智能障礙的女兒被拒門外。她牽著女兒回到家裡,反覆想著︰「我的孩子就這樣了嗎?就只能這樣了嗎?

每年新學期的開始,全台各個角落都上演著相同情節,於是,有著相同處境的家長們開始聚集,一起談孩子的未來,能有什麼可能;也談家長的未來,能如何為孩子爭取受教育的權利。

1984年10月,來自各地429名家長連署陳情總統,提出政府應廣設特教班、對逾齡孩子應設置啟智機構等建議。儘管當時還在戒嚴時期,對著政府高聲疾呼是件大膽的事,但對家長來說,世上沒有什麼險不能為孩子冒。

同年,特殊教育法頒布,之後開始研擬實行細則。看似已往更好的方向邁進,但細則中仍有「重度智能不足者在家教育」、「路途遙遠者就近於普通班就學」等項目,學校拒絕障礙者入學的後門仍未關上。

因此,家長們又再度集結,1987年3月前往立法院、教育部陳情,此行動隔天佔盡各大報頭版,形成輿論壓力。7月施行細則通過,家長們的修改意見受到採納,校門終於向障礙孩子敞開了一些,不再拒他們於千里之外。

媽媽遊說團 遊說孩子的未來

「敬愛的立法委員,我們是殘障孩子的母親,今天代表全國殘障團體共組的行動委員會來到這裡……」

1989年3月,一群媽媽義工們聚集在立法院,寫了一封信給立委們,期待孩子能擁有基本的生活權益。

1989年上半年,心路等14個啟智機構成立委員會,督促殘障福利法的修正,並且也由心路董事長宗景宜帶隊組成了媽媽國會遊說團,爭取障礙者就學、就業、就醫、交通等各方面的權利落實。

雖然殘障福利法早在1980年頒布,但成效不彰,加上國家社會福利預算中,殘障加上老人福利僅分到0.04%,障礙者儼然成了弱勢中的弱勢。

1987年,這隱藏的社會問題逐漸浮上檯面,當年愛國獎券停止發行,許多障礙者失去唯一的維生管道,被迫走上街頭,加上其他受關注的議題-大學聯考殘病限制、劉俠被拒參選立法委員等,促使內政部著手修正殘障福利法。

1989年上半年,媽媽國會遊說團前往立法院、內政部、交通部、教育部、經濟部、行政院請願、陳情,並且研擬殘障福利法的修正草案。

1989年下半年,福利法修正通過,納入家長版草案的部分內容,國家預算的編列也逐年增加。

在一步步的爭取中,障礙孩子的未來漸漸有路可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