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回歸社區生活-多元就業

工作,為障礙者與社會築起一道彩虹橋

21年前,兩個貨櫃屋、一台洗車機,在新店一處75坪的空地上,心路洗車中心開張了!不到5位的工作人員,帶著30位身心障礙學員,依照他們每個人不同的特質,為他們安排合適的工作內容。 心路在台灣政府尚未立法規畫完善的身心障礙者庇護性就業服務之前,心路就已展開庇護就業支持服務,期待讓障礙者不再只是被照顧者,也能培養能力,有朝一日成為貢獻於社會、家庭的照顧者。

靠著一台政府補助的洗車機,心路開展洗車中心。

從80年代說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1992年,洗車中心成立的四年前,心路社區家園的住民們已入住了一段時間,社工、教保員們思考能如何讓他們擁有與一般人一樣的日夜作息,在生活中自然的學習。

於是,心路在家園附近租屋,成立日間人力開發中心,做為智能障礙者就業的訓練場所,讓他們白天到開發中心工作、學習,晚上回到家園休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生活。

1992年住民們在開發中心學習做手代工。

之後,在一位志工的介紹下,住民接下第一份工作,開始在社區做清潔打掃。教保員將工作內容拆解後,依照住民們每個人的特質加以訓練,讓他們發揮所長,並且逐漸成為合作無間的工作團隊,去除與社會隔絕的藩籬,展開融入人群的社區化就業服務。

從樓梯清掃開始,住民們證明自己有能力外出工作。

過程中,社區民眾也看見智能障礙者工作的潛能,開始陸續推薦附近社區大樓的清掃工作。也因此,社區家園由教保員帶隊,組成心路的第一支工作隊。

由一份工作 過有尊嚴的生活

心路20多年來,陸續成立環境清潔、洗車、洗衣、烘焙、手工皂及文創商品製作等庇護工場,前後支持上千名障礙者就業,當2000年洗車中心服務結束時,工作人員努力的詢問拜訪,成功協助全數的障礙員工轉介至中油、全國加油站,首創了台灣的小組安置就業支持模式,讓障礙員工能在同一職場,相互扶持、學習成長。

90年代透過學者專家,心路引進美國職業重建服務體系,陸續在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成立三個職業重建服務單位,提供個案管理、就業準備、穩定就業、職務再設計與職業輔導評量等一系列的就業支持服務,協助障礙者能有機會進入一般職場就業。

現今世界各國的主流思想,支持智能障礙者不被隔離於社會之外,協助他們在社區中尊嚴的生活,心路也在台灣推展社區化就業服務的初期就積極參與,並且持續尋找、開發障礙者就業的各種可能,為他們提供多元豐富的支持服務、職業選擇,打造完善的職業重建服務網絡。希望障礙者能懷抱美好的希望,過著有尊嚴的生活,活出豐富的生命。

擁有一份工作,障礙者活出自信生活。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