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童年,不應該不一樣!

我在心路早療,快樂長大

對心路的孩子而言,成長的路上註定比一般孩子辛苦的多。一個人們眼中「輸在起跑點」的孩子,該有什麼樣的童年?答案很簡單 -童年,不應該不一樣!童年不該因為身心上的困難,而失了色彩。一般孩子該玩的、該學的、該經驗的,心路都希望透過適當的安排與引導,讓他們也有機會去接觸、去探索世界的美好。

人生的路還很長,我們用自己的步調慢慢走,累了,就好好休息一下。

看見每個孩子的優勢

心路前副執行長,也是心路早療服務的重要推手林麗英,她原本在醫院擔任語言治療師,退休後選擇到心路為特殊孩子服務,展開她工作生涯的另一起點。1993年,當她在心路兒童發展中心的朝會上,看到在輔具上練習站立的腦麻孩子開心地跟著大家隨音樂晃動,她為這一幕震撼了。

林麗英說,過去在醫院裡,很習慣看到孩子在復健時哭哭啼啼,但在心路,透過活動的設計,讓孩子忘卻了復健的不適,更讓枯燥的復健時間有了多重的功效,不論是復健、情緒和人際互動的效益都提升了。

這提醒了她,面對特殊孩子不能只看到他們的疾病、他們的不能,應該回歸孩子的生活,以全人發展的角度去思考與設計,從孩子的優勢能力出發,才能事半功倍。

給孩子快樂成長的童年

「療育生活化」是心路早療服務的重要核心價值,在心路的早療機構積極推動「生活與療育融合」的療育模式,透過符合一般幼兒正常發展與生活經驗的課程情境與內容規劃,提供發展遲緩與障礙兒童正常化的學習。

儘管心路的孩子要比一般孩子花更多的時間,數倍、百倍的力氣,去學一般孩子輕易就學會的事情,像吃飯、上廁所、穿衣、說話……,但一般幼兒園有的律動和體能活動、角落課程、社團活動、社區適應、戶外教學……,心路的孩子都不缺,他們整天的學習活動豐富又快樂,不同之處只在於,把每個孩子的個別教育計畫與他們每天的作息與活動相結合。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童年?」在正常的學習活動中,我們看見孩子的笑容變多了,每個孩子雖然有不同的成長步調,但在整合性的療育復健目標以及豐富的生活經驗刺激下,孩子的發展可以獲得想像不到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在被接納、被鼓勵、被期待的氛圍中成長,不因障礙而剝奪了快樂的童年。

即使是重度肢體困難的孩子,都能在體能課特殊設計的地板滾球活動中玩得開心,享受復健、認知、團隊合作與競賽的多重效益與樂趣!

每個月有不同的主題網活動,老師們竭盡腦汁的規劃不同主題,融入各個課程,讓孩子有貼近生活的體驗和認識。我們每天吃的飯怎麼來的?孩子們插秧、澆灌老師巧手做出的稻秧。

復健活動時間,即使是不舒服的練站站,都可以在老師精心安排的遊戲互動、和同學們一起吃點心等快樂時光中愉快度過!

bottom of page